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纵论学科建设】以保持优势突出亮点为核心 凝聚特色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14-10-26  浏览量: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建设要强调特色和优势,不仅要有保持和继承,还要有创新和引领。各学院结合实际分析研讨,保持和突出已有优势,进一步建设好有特色有亮点的学科;提升内涵凝聚特色,实现特色发展之路;以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为突破口,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分类规划教研并进,突出重点冲击一流。

进一步建设好有特色有亮点的学科方向及研究基地

黄伟(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目标是在保持上一次全国学科评估前茅的基础上,按照学校的办学战略及学科发展要求,进一步建设好有特色有亮点的学科方向及研究基地。评估及结果是短暂的、动态的,学科建设与有特色有亮点的研究基地是长远的。

管理学院贯彻暑期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学科建设发展的“一院一方向一人才(1+1+1)”具体思路,确定以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前沿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为学科发展大方向,落实到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的发展,支持学院三个有基础潜力的核心学科发展。以“管理学院的学术特区 — 国际管理与创新研究院”为基础,建设好学科人才队伍,落实好“百人计划”,实现人才强院。即以现有优秀的 60 – 70 名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为科研生力军,未来几年培养和引进30多名国内外高、中、青学科方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生力军,与全院教职工一道,在学校的科技创新港和学院的学术特区更加专心致志地为学院学科发展,为学校科技创新模式进行探索与努力。

目前已有两项创新工作有了初步结果:一是积极协助学校的战略思路,落实了国家发改委将全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到交大的任务;二是按照学校人文社科大学科发展和教育部要求,在学校指导支持下落实了与卡特中心合作办智库研究中心的工作。借助国家发改委的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中心的平台,学院将以公共大数据研究为切入研究方向来支持国家及陕西省关于新丝绸之路战略的重大需求。

提升内涵求生存凝聚特色谋发展

孙军(材料学院院长):材料学院所属材料学科是西安交大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并建有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占全校的五分之一,6个国家“111”引智计划项目之一,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之一。近十年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7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了西安交大第一篇Nature和Nature Materials论文,并为学校获得了第一个中国高校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在最近一次的学科评估中,材料学科在98个参评学科中排名第14位。其中评分较差的二级指标为“专职教师人数”(排59位)及其他与专任教师人数相关的指标。同时,本学科人均科研经费数居第2位,高水平学术论文居第3位,科研获奖与学科声誉、专家团队与优秀学生等项均进入前10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近三次评估中,由在小组七个实验室中排名倒数第一,到上升至第五位和进一步上升至第三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暑期工作会后学院多次研讨,形成了“提升内涵求生存,凝聚特色谋发展”的学科建设共识:材料学科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与责任感为驱动,以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努力克服学科方向、物理空间和人才队伍的碎片化现状。抓住学校近期即将启动的综合改革新政策的难得机遇,紧密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核心,强化学科内涵提升、凝聚队伍人心士气、实现特色发展之路。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专职教师人数极端偏少和物理空间严重不足的严峻现实中谋得西安交大材料学科建设瓶颈的重点突破。

分类规划教研并进 突出重点冲击一流

边燕杰(人文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涉及6个学科门类、拥有6个一级学科,队伍基础和建设目标各不相同。为此,学院按照学科特征和发展水平,分两个类别进行规划。

第一个类别是已经建有博士点、参加了教育部第三轮评估的三个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是学院重点规划的学科,目标是瞄准全国先进水平,5年内总体实力和综合排名分别提高5%、15%、30%,进入国内一流。第二个类别是目前尚未建立博士点、未参加教育部第三轮评估的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设计学、文艺学、中国书法等,建设目标是办好本科和硕士专业,积蓄力量,稳步推进,办出特色,在下一轮学科评估时,总体实力和综合排名不低于前40%。

学院承担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类核心课、艺术类选修课等大面积公共课程,所以在各个学科的规划中,我们强调教研并进,确保对全校其他各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在学校大力支持下,“985工程”三期中学院重点建设了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5年来,该所在引进人才,扩大队伍,灵活办学,协同创新,争取项目,团队攻关,建设公共数据库,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摸索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大大提升了交大社会学的国内外声誉。在这次学院的学科规划中,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之交大”的目标,将以实证所为依托,为学校延揽人才,培养团队,培育学科,筹建相关学科,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持续领先的实证社会科学群,使交大在C9高校中成为该领域的领潮者。

人居环境显特色学科交叉谋发展

顾兆林(人居学院常务副院长):人居学院各专业涉及的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具备了从不同尺度研究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条件,更有利于实现现有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水平的提高。相比于兄弟院校的师资规模和人才培养,人居学院各专业师资规模偏小,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环节薄弱。因此,学院以“人居环境显特色,学科交叉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学科规划与建设,在“985”三期建设中,兼顾现有土建类学科的平衡发展,并体现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交叉的特点,已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筑环境与城乡规划、大型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方面,初步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基础。

在新一轮学科规划与建设中,人居学院将通过学科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并形成突破点,带动其他研究方向共同发展,提高人居学院的综合研究实力,为培养人居环境相关学科领域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使学校人居环境科学相关领域研究尽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的设立及特聘教授的引进为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地球环境科学学科依托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研究平台,结合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形成“全球环境变化关键科学问题-温室气体减排与科学用能集成技术”的系统研究特色,学科水平接近世界一流,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力争成为国际有影响的全球环境研究机构之一。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电话:029-82668234 传真:029-83234781

本站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所有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