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陕西日报: 加快医教研成果转化 打造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

发布日期:2010-12-08  浏览量:


编者按:12月7日,陕西日报“辉煌十一五 陕西新跨越”专刊发表“加快医教研成果转化 打造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十一五发展掠影”的文章,全文如下:

 

加快医教研成果转化 打造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十一五发展掠影

 

光阴荏苒,时不我待。国家昌盛,社会和谐。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关之年,也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发展大陕西,大西安,医疗卫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医疗卫生行业更是责无旁贷,需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一心为民”的社会职能,为陕西、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腾飞做好有力保障,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以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战略要求。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卫生部部管三级甲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是以此给力,不懈书写着自己的动人篇章……

                                                          ——编者

            

 

五十多年来,在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神圣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五十多年来,她继往开来,情系患者,在不断提高常规诊疗医术的同时,努力探索医学领域的奥秘,临床科研硕果累累……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她站在“十二五”发展的起点,正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不断改革创新,凭借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优质服务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盛誉。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应该给予这所西北地区最大的部管医院更多的注目……

“患者想要什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可能满足什么!”院长李旭谈到医院在“十一五”期间如何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职能时如是说。为实现这一要求,李院长指出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医院都将始终坚持“出思想、出模式、出人才、出成果”的工作方针,以更科学更规范的管理打造优美的诊疗环境、优良的医疗服务与先进的医疗技术,使医院的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西部领先”,成为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老百姓的健康营造一方绿洲。

 
传承之道:继承传统  情系百姓护健康

西安交大一附院自1956年建院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然而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厚德、博爱、精医、卓越”的院训及“生命至上,服务第一,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一直是引领交大一附院人前进的精神源动力。

正是这种源动力,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一附院人前赴后继,把自己的一生和热情都倾注在古都西安这一片热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大医精诚”。他们中既有曾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侯宗濂教授,西北地区病理学大家张学斌教授,也有被评为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的钱致中教授,妇产科专家张蕴璟教授,肿瘤学专家张哲舫教授,还有中医学专家孙喜才教授,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的孟绍菁教授,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的施秉银教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的杨岚教授,还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位……如今这里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医护人员,正在用他们的行动绵延传承一附院精神,在医疗卫生战线建功立业。

正是这种源动力,让一附院人每每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总是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不辞辛苦,充当人民健康的守护神。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医院派遣医疗队远赴四川、陕南等地震灾区救治受伤群众,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及卫生部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医院还组织全院职工爱心捐款27万余元、缴纳特殊党费14万余元支持灾后重建;先后有10余人次医护人员分别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部、省、专业学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当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时,一附院又主动承担起救治任务,成为陕西省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牵头单位和陕西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的制定者,会诊并治愈了陕西省的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日接诊疑似患者最高达到1497人次,负责医疗工作的刘青光副院长说:“再忙再累,我们也不能辜负群众的信赖”。2010年4月,当青海玉树藏族同胞遭遇地震袭击时,一附院又倾尽全院之力,精心救治20位伤病员,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近几年,医院还先后承担了问题奶粉婴幼儿救治、援疆援外工作、西安市5个社区医疗援助任务,同时定点帮扶蓝田县葛牌镇大梨园村援建其希望小学、党员活动中心、人蓄饮水工程、村内公路建设等项目,并捐赠价值二十多万元的医疗设备,还定期组织院内专家为村民进行健康义诊……。一附院正是如此用行动实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谱写出一首首情系大众、无私奉献的生命赞歌,展示出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大爱精神及良好的精神风貌。

正是这种源动力,时刻推动医院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医改的特点和要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成绩斐然。“非典”期间,院党委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先后被授予行业文明 “示范单位”、“十星级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救灾防病先进集体”、“陕西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陕西省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护理部荣获全国妇联、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肾移植科、肝胆外科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永久性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管理之道:抓住机遇  苦练内功

一附院领导层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医院管理、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品牌建设已成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一所医院要强大,还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中层干部队伍,一附院领导层在这一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院党委吴永昌书记强调:“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凭借良好的工作成绩用干部,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激励,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把好选人、用人关。”目前一附院干部队伍平均年龄约45岁,研究生以上学历约占54.22%,中级以上职称占100%,女性干部约占总数的36.75%,干部队伍的优化为一附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就像一根纽带,把员工和医院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好的医院文化能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营造出医院内部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建院五十多年来,一附院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面对新形势,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笔财富,推动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附院管理层一直在思考和推动的一项工作。

为此医院按照“文化强院”思路,以新住院大楼搬迁、50年院庆、喜迎奥运、抗震救灾、党的生日、60年国庆为契机,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从理念、行为、视觉三个层面构建医院文化建设体系。院党委成功举办了《医院发展论坛》、由院党委副书记马辛格主持,院领导班子与职工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共谋医院之发展。同时还组织了《抗震救灾事迹报告会》等富有医院精神内涵的品牌文化活动。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根本”,不断强化人文医学意识,为患者提供周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不断调整和完善现有分配制度,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通过开展“医韵杯——卡拉0k大赛”、“纳凉晚会”、“夕阳红——老年节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创造出宽松的医院工作氛围。这些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美誉度、追随度,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也使医院充满了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的信心和源动力。
                                加强医院品牌建设

要提高医院在患者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就必须有响当当的学科品牌,这是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为此交大一附院提出必须实现技术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科有特色、人有专长、院有品牌”的指导思想,强调在增强科室实力的基础上,彰显医院综合实力,目前医院的“科学技术创新工程”、“院中院与学科群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
                                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质量是决定医院形象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医院的生命线。如果一个医院的门诊量很大,但质量并不高,将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相反,如果一个医院注重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消除医疗事故隐患,必定能得到患者的满意,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一附院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与探索。

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实行了无午休门诊制度和无假日门诊;门诊检查集中采血,临床服务中心免费为患者送标本、取报告,护送重病患者;检验报告单发放时间缩短为2小时,CT、磁共振等报告单由次日发放提前到当日发放;院内开通了免费爱心服务车;医疗收费坚持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多处设立了电子触摸屏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示牌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党组织和党员以“服务患者,做人民健康卫士”为主题,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党组织和党员以“优质高效、服务一线”为主题,机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和党员以“转变作风、服务一线”为主题,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以“心系医院,贡献余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服务质量的活动。

 

发展之道:百舸争流  百花齐放见成效

经过五十余年拼搏,一附院的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跃式的发展。

2007年8月,总面积8.3万平方米、西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医疗综合住院大楼投入使用;2010年10月建设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的新门急诊大楼顺利封顶,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后,医院医疗建筑总面积将达到20余万平方米,医院内部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医院病床数从建院之初的202张增至2326张,年门诊量超过120万人次,住院病人6万余人次。与此同时,医院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93年医院获得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并荣获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的“爱婴医院”称号和全国首批“百佳医院”,后又被确定为第四期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定点医院;2009年在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医院获得陕西省总成绩第一;2010年8月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目前,西安交大一附院已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拥有以泌尿外科、肾移植科等为代表的具有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医院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很多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先进、西北领先水平。

国家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先后在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肾上腺外科疾病、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等综合防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雄厚实力。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疗法,填补了泌尿外科领域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技术空白……

国家重点学科肾移植科,在组织配型、传染性肝炎、老年、小儿、多囊肾等患者的肾移植、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测定及移植后的实验监测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成功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胰肾联合移植,2002年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分别填补了西北地区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

省重点学科心内科在心血管病研究以及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水平与技术方面居西北领先,多项技术达国内、外先进水平。是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带头人袁祖贻教授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

省重点学科妇产科在妊高症防治、FGR治疗及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等方面国内领先;致力于宫颈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在西北率先开展了“试管婴儿”、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无痛人流、宫腔镜、腹腔镜、胎儿镜等技术,为妇产科学的发展及西部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省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代谢及风湿病专业医、教、研基地。在糖尿病研究方面,开展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早期诊断和强化治疗等处于西北领先水平。

省重点学科肿瘤外科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肿瘤学亚专科,国家首批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首批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之一,西北地区目前唯一的肿瘤学博士学位授予点,陕西省唯一的肿瘤学医学重点建设学科。

卫生部部级重点发展学科、省优势学科肝胆外科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特别是软镜、硬镜结合诊治胆道疾病彰显特色。先后开展西北首例经典原位肝移植术、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术、首例无输血肝移植术及首例双供肝成人间活体肝移植,首例离体肝脏病变切除自体再植入手术。肝移植手术开展的数量、质量均在西北地区居领先地位。

国内首例腹腔妊娠的婴儿、西北首例试管婴儿在这里诞生;成功完成了西北首例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非血缘联合移植手术,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了胆囊超声造影术检查项目;肾脏移植、肝脏移植例数与质量西北领先, 先心病心脏封堵技术全国领先;成功实施西北首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成功为高龄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实施西北首例肺动脉血栓消融术……。目前,医院建立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重症监护中心(ICU)、消毒供应中心;拥有技术实力最强的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CU)、呼吸重症监控中心(RCU),为重危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小肠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等器官移植技术已成熟开展;各种内镜、腔镜、血管镜等诊疗技术广泛应用;微创外科、导管介入技术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在急、重、危、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均形成了突出的优势。

医院发挥技术优势,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整体进步。近四年来共接受进修医生2200余名。自2006年起,医院已与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宁夏等省106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医院为中心,以地市县级医疗机构为支架,辐射西部和中原地区的区域性医疗、科研、教育协作体系。派出专家参与义诊活动40余次;进行免费手术200余例;专家共1600人次到协作医院进行免费讲座约3500余场;免去进修费200余万元。

医院在教学工作方面也成绩斐然,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国内少数能培养国外留学生的教学单位之一。

近三年来,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4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传染病专项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2600多篇,科研实力跻身西北领先行列。

 
前进之道:任重道远  奔赴发展新征程

回首过去,成绩固然可喜,但医院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站在医院“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院党政领导班子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的沉重。

“我院如何能进一步巩固等级复审的优异成果,力争成为‘百家优质医院’和‘三级特等医院’,继而成为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将是医院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李旭院长认真而定然地对笔者说道。

在未来的几年,一附院将顺应疾病谱变化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新的需求,瞄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在更多的学科专业领域里开拓创新,形成8至10个优势学科群,使之成为本地区、本行业乃至全国同类专科的优势学科或医学特色专科;同时培养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作为科技强院的战略举措,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以新技术开展和新设备引进作为支点,以精湛的医术,一流的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此外,教学改革要创新,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和提升人才培养,为国家培育和输送合格人才;医学科研也要创新,搭建开展原创性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平台,建立健全产出激励机制,设立目标管理机制,大力鼓励科研多出成果。

扬鞭跃马勇向前,再执巨椽铸辉煌!相信一附院人在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带领下,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雄厚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国家区域性医学中心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电话:029-82668234 传真:029-83234781

本站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所有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