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8-05-18  浏览量:


5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举办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市建国饭店举行,全国57所高校、28家研究机构和媒体等1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主持,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顺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王利民、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顺虎指出,在5月4日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缅怀马克思的一生,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钟顺虎指出,陕西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地。毛泽东主席讲 “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梁家河有大学问”,陕西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资源。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举办这样一个学术研讨会,对于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的丰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钟顺虎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四点内容:一,坚定理论信仰,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伟大人生和人格典范上开辟新境界;二,增强理论担当,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取得新进展;三,紧贴发展实际,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说服力上取得新成效;四,要与时俱进,着眼理论运用和思考,使马克思主义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王利民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王利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挑战,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定理论自觉,文化自信。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在致辞中说,2018年5月4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三个一生”评价马克思的人生历程,以“四个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以“三个飞跃”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的奇迹,以“九个思想”指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张迈曾还从“人民的马克思、思想的马克思、创新的马克思、实践的马克思、勤奋的马克思”五个方面阐释了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多个角度,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的具体举措,并指出夯实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信仰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才。

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的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最新进展、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多个主题发言交流,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研讨会最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进行总结,他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学术盛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要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所谓“天下马院是一家”,所有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各行各业的学者都是一家,都可以在学术上进行交流,形成很好的学术共同体,结成良好的关系和友谊。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概括马克思的“三个一生”,说马克思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伟人思想家。所以,希望各位在传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都能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能够为人类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燕连福院长还欢迎与会专家下次到学校一定参观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电话:029-82668234 传真:029-83234781

本站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所有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