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启动暨高峰会议在创新港召开

发布日期:2022-02-24  浏览量:


2月23日上午,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启动暨高峰会议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本次会议以“服务双碳战略,产教融合创新”为主题,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储能平台建设方案、路径,共探储能前沿技术,共创储能技术产教融合新未来。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启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标志着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省教育厅副厅长高岭、省发改委总工程师赵新勇、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齐,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樊军荣、西安市发改委主任邢欣,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宏,榆林市发改委副主任卞伟,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辉,沣西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万宁,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东晓、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主任李来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创新部副总经理、南网储能团队总负责人郑耀东,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卫东,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谢庆峰等来自28家企业的70余位代表,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陶文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西安交大教授何雅玲,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管晓宏,副校长席光以及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西安交大常务副校长郑庆华主持启动仪式。

王树国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发展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能源革命关系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更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的低碳有效供给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问题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谈。如何破解能源技术创新难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教一体育人才,产教融合谋发展。”王树国表示,今天我们汇聚在此,共商储能平台建设方案、路径,就是要破解这个难题,希望通过储能这个关键环节推动我国能源革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他希望学校、政府、企业能携起手来,凝聚智慧,汇聚合力,共同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来书面贺辞,郑庆华代为宣读。贺辞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双碳”工作、储能工作落实落地,将储能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基础抓紧抓好。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建设项目、一项攻关任务,更是一个平台载体、一项制度安排。西安交通大学勇立时代潮头、敢为开路先锋、汇聚资源优势,在国内首家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首家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教学体系、首批获得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称号,引领储能学科专业蓬勃发展。希望学校以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储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技术攻关,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为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利支撑。

高东锋代表高教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储能技术是实现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加强储能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西安交大率先创办全国首个储能专业,获批立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培养储能领域急需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为实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贡献中国方案。

刘亚芳指出,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对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和行业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2020年,西安交大获批增设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立项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充分体现了西安交大积极服务“双碳”战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使命担当。希望西安交大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交大一定能把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成储能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的高速引擎,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随后,刘亚芳带来精彩报告,对新型储能的现状和功效进行介绍,并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要求。

何雅玲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既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目前储能技术产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和系统性提升,急需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西安交大统筹全校优势学科,率先在储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开展探索,在热值储能、电子与化学储能等主要储能专业方向上都开展了系统布局。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一个全新的学科交叉平台,肩负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使命,诚挚希望更多的企业能积极参与到创新平台的合作共建共享中来,在大家的携手努力下,共同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张东晓指出,2020年西安交大面向储能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创办国内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也正式启动,这都充分彰显了西安交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勇于创新的责任担当。中国华电始终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未来将围绕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持续推进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业务,主动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郑重承诺将与西安交大携手其他单位一起,共同探讨储能前沿技术,共同开展储能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方光华、王树国、刘亚芳、高东锋、陶文铨、何雅玲、管晓宏共同按下启动光柱,启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方光华讲话指出,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储能技术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此次获批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于一体,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能源产业和储能技术创新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希望西安交大把握重大机遇,立足陕西发展的重大需求,破解共性和瓶颈技术,打好关键储能技术突破攻坚战,在储能技术产教融合模式、机制、标准、保障等方面为陕西乃至全国贡献交大方案,陕西省将全力支持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把创新平台作为陕西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一个引领示范区域,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希望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国家能源局持续关心关注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陕西省也会积极营造创新的大环境,为储能技术攻关、平台建设运行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推动构建全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新时代能源战略和“双碳”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启动仪式结束后,何雅玲作主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建设思路和规划。下午举行了校企合作研讨会,进一步研讨、对接、推动平台建设。

为服务国家新时代能源战略,西安交通大学立足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优势,2020年率先创办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了六大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为推动我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遴选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跻身首批建设高校行列,教育部已正式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经费4.3949亿元。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将瞄准热质储能、电磁与化学储能、氢储能和储能系统四大领域,实行多主体共建、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共享、多阶段衔接的运行机制,统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资源,提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所需的政策、硬件和软件等相关服务,培养本硕博贯通的储能领域创新型高层次拔尖人才,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储能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难题,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方式,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和平台稳定持久的运行,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范式,推动储能技术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我国能源革命贡献交大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电话:029-82668234 传真:029-83234781

本站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所有   陕ICP备060080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