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首 页 > 正文

郑南宁校长在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2-12-08  浏览量:


                                   立德树人 滋养学问

 

大学,是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滋养学问的地方。有“人才”和“知识”,大学追求的“学问”方能生生不息,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衍生出的两大功能,科学研究丰富了大学的学问,社会服务则是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但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才的培养。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最期盼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自立自强地走向社会。为了这一愿望的实现,天下父母宁可自己少吃一些,少穿一些,也要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当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来到大学后,大学就要开始为家长分担教育孩子成长的责任。因此,大学的职责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还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走出大学校门,承载起家庭的希望。

在大学里,学生不仅获取新的知识、结识新的师长和同学,而且微博与网络世界的存在,使他们能够弹指一挥间知晓天下事,了解各种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还会碰到各种社会规则。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剧烈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正在经历一种嬗变,人文精神不彰,物质主义盛行,在一些领域道德和人性的底线屡屡被突破。当代大学生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现实社会的种种乱象、物质现实的强大、就业和步入社会发展的压力稀释了他们青春的许多快乐,弱化了他们积极的人生心态,以及与自然接触的能力。现在一些大学生依赖性很强,一旦想到未来,他们有一种无助、身心疲惫的感觉。如果大学的教育不能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成长起来,在精神和心理上树立改变今后人生的信心,这种教育对学生个体而言是失败的。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必须深切地认识人。面对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变化,大学应以什么样的教育来培养学生?这就需要大学的领导和教师群体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和自己的责任,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人才培养,真正地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回答社会和家庭对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

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精神和心理上对超越狭隘功利的美好价值的追求不是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对社会的责任和理想的追求不是越来越强而是沮丧和失望;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不是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人文关怀的精神与关心他人的意识不是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淡薄;那么,这种教育是没有质量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做人,先生不该专教书,应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只顾读书,应学为人之道。”他还指出:“政治之良否,视乎社会之风俗,风俗之厚薄,视乎人民之道德,败德之人,不得志害其身,得志害天下。”,“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学生的人格养成和道德品行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正如我们的老校长唐文治先生所言,教育要以德为先。这也是近年来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自2003年底以来,西安交大就如何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地进行了四项重大改革:实施“2+4+X”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学生创新实践的“工程坊”,推行本科生“书院制”,倡导“体育精神”的人才培养。这“四部曲”就是用实践来回答:以什么样的教育在西安交大特定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它贯穿于西安交大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为了加强人文教育,2005年学校就成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遴选专家小组。目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涵盖五大类20门课,涉及道德与论理、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法律、人文与艺术、生命与世界文明。通识教育是向大学生展现一个全新的对社会、对文明、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够为学生带来批判性思维,带来更宽阔、更深层次的思考。

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保障是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取决于教师是不是能倾心地培养学生,我想作为学生的家长,没有哪一位不希望在大学里能够有最好的老师给自己孩子上课。要办成一流的大学,如果在教学这个基本环节失去了质量的追求,这个“一流大学”就是徒有虚名。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学校正在制定的全面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相关措施,提交给大家充分讨论,凝聚共识,回顾和总结这几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走过的路,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电话:029-82668234 传真:029-83234781

本站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所有   陕ICP备06008037号-5